印度港口工人擬罷工,供應鏈面臨中斷風險
近日,印度一個勞工團體聯合會向港口當局發出通知,工人們將于 12 月 17 日起在各港口開啟無限期停工,以此抗議政府長期未解決現存問題。該國主要港口的碼頭工人發起罷工呼吁,緣由是覺得政府沒兌現承諾,這讓印度貨主憂心供應鏈會出現重大中斷情況。
工資調整和養老金福利是港口工人計劃罷工的主因。工會消息人士不滿地指出,印度港口協會(IPA)對 8 月為避免罷工而談判時所做承諾 “視而不見”。按照慣例,IPA 應把解決方案交予所有港口當局執行,可簽署和解協議兩個月后仍未轉交,這令工會極為反感。不僅如此,工人們 12 月 5 日還會在港口集會,為罷工做準備。
一項與生產率掛鉤的獎勵(PLR)計劃處于目前僵局核心,其需聯邦政府批準且可追溯至 2021 年。工會稱因無 PLR 指導方針,港口臨時退休人員已失去相關福利。工會強調,工人和養老金領取者無奈之下,只能采取工業行動,反對不執行法定和解協議。
而 IPA 消息人士透露,航運部批準港口工人工資調整的命令 “被推遲了”。行業觀察人士分析,在私營港口行業對市場份額挑戰加劇之時,政府港口支付額外管理費用的資金來源問題,或許是政府層面推遲決定的關鍵因素。當前,印度有 12 個政府控制的港口,阿達尼港口運營的蒙德拉港已超過那瓦舍瓦港成為最繁忙的集裝箱港口,欽奈港也將其印度南部集裝箱貿易的很大一部分讓渡給了阿達尼運營的卡圖帕利港。
香港國際機場貨郵吞吐量增長,三跑道系統即將全面啟用
香港國際機場在籌備引入三跑道系統之時,傳來亮眼的貨運數據。10 月份其貨郵吞吐量達 44.2 萬噸,同比增長 12.7%,增長主要得益于出口業務的推動。機管局指出,出口業務雖為增長主驅動力,但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 15.6%,且在主要貿易地區中,進出歐洲、東南亞和中東的貨運量本月增長最為顯著。
今年前十個月,貨郵吞吐量表現出色,同比增長 15.4%,總量達 403 萬噸,按 12 個月滾動計算,更是達到 490 萬噸,持續領跑全球機場。
當下,機場正處在三跑道系統運營的最后準備階段。早在 2015 年 3 月就首次宣布的 3800 米長的第三條跑道已于 2022 年 7 月開通,不過因跑道之外的其他開發項目,下個月將迎來三條跑道首次同時投入使用。此次擴建有望吸引更多貨運航空公司及貨物。相關項目眾多,比如重新配置現有的北跑道、擴建 2 號航站樓、建造 T2 大廳和相關停機坪,還有建設其他機場配套基礎設施、道路網絡及交通設施等。
國泰航空表示,將與香港快運航空一同為客戶增加更多航班和目的地。國泰航空首席執行官林榮麟稱,三跑道系統的引入對香港而言是里程碑式時刻,為國泰航空所在的航空樞紐及其航空業開創了充滿更多可能性的新時代,他還代表國泰航空祝賀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和香港機場管理局取得這一重大成就。同時,他提到國泰航空重組順利完成恰逢三跑道系統開通,如今可告別疫情影響,專注未來發展。另外,今年前 10 個月,國泰航空貨運量達 124.6 萬噸,同比增長 10.4%。
寧波舟山港 “雙千萬” 單體集裝箱碼頭格局形成
近日,隨著遠控橋吊司機搖動手柄,寧波舟山港梅山港區今年第 1000 萬個標準箱穩穩落在 “達飛馬可波羅” 輪上,這意味著該港繼穿山港區集裝箱碼頭后,迎來第二個 “千萬箱級” 單體集裝箱碼頭,寧波舟山港也由此成為全球唯一擁有穿山、梅山兩座 “千萬箱級” 單體集裝箱碼頭的港口。
寧波舟山港相關負責人介紹稱,“雙千萬” 單體集裝箱碼頭格局的形成,本質上強化了港口集裝箱通過能力的戰略供給,在船舶大型化發展趨勢下,進一步提升了服務能力以及對客戶的吸引力,從而增強其服務國家戰略、區域經濟、全球客戶的 “硬核” 能力,強化全球競爭力。
據悉,寧波舟山港現有 20 個港區,有著 620 多座生產泊位,其海向通過 300 余條航線連接 200 多個國家和地區的 600 多個港口,陸向憑借 100 余條海鐵聯運線路輻射全國 16 個省份的 67 個地級市。而且,寧波舟山港年貨物吞吐量已連續 15 年位居全球第一,年集裝箱吞吐量也一直穩居全球第三。
2025-8-29
2025-8-28
2025-8-27
2025-8-26
2025-8-25
2025-8-22
2025-8-21
2025-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