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8 月,貿易領域再掀波瀾。據路透社援引彭博社報道,墨西哥政府正計劃在 2026 年預算案中提高部分對華進口商品關稅,涉及汽車、紡織品和塑料類產品,且該政策或進一步覆蓋其他亞洲國家。盡管目前具體加征幅度尚未敲定,計劃也存在變動可能,但這一舉措背后,既折射出墨西哥對本國制造業的保護意圖,更離不開美國長期以來的壓力傳導,尤其是特朗普政府的關稅訴求。
從當前關稅水平來看,墨西哥對中國汽車的最高關稅約為 20%,而美國對華汽車(特別是新能源車)關稅高達 100%,兩者差距顯著,這意味著墨西哥未來對華汽車關稅存在較大提升空間。事實上,墨西哥總統謝因鮑姆此前提出的 “墨西哥計劃”(Plan Mexico),就已明確旨在縮減對中國的巨額貿易逆差 ——2023 年這一逆差已達 1050 億美元,并增強本國制造能力,此次關稅調整與該計劃一脈相承,共同指向強化國內產業鏈自主性的目標。
追溯這一政策的動因,美國的推動作用尤為關鍵。美國政府認為,大量中國商品正通過墨西哥轉運進入美國市場,規避其高額關稅。State Street Global Markets 新興市場首席策略師 Ning Sun 分析指出,2025 年中國對拉美的出口大幅增加,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在美國市場的份額下滑,而墨西哥身處其中,既需要安撫重要貿易伙伴美國,又要守護本土制造業利益,因此在經濟與外交政策上預計將持續與美國保持協同。
時間線回溯至 2025 年初,特朗普政府便開始敦促墨西哥當局 “效仿美國” 提高對華進口關稅;2 月,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桑特(Scott Bessant)更是提出建立 “北美堡壘” 的構想,主張基于《美墨加協定》(USMCA)深化三國貿易與制造業聯系,這一系列動作無疑為墨西哥此次關稅調整埋下伏筆。
值得關注的是,墨西哥此次關稅調整并非孤立事件。早在 2025 年 8 月 15 日,該國就已對主要來自中國、通過簡易清關程序進口的貨物關稅進行上調,從 19% 提升至 33.5%。這一調整依據墨西哥《聯邦官方公報》2025 年 7 月 28 日發布的《2025 年對外貿易總條例》第四次修訂決議生效,特別針對跨境電商領域,Shein、Temu 等知名平臺因此受到廣泛關注。
在關稅政策上,墨西哥對不同國家采取了差異化對待。對于未與墨西哥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以中國為主),通過快遞公司以簡易清關方式進口的小額包裹,關稅大幅提高;而針對美國與加拿大的快遞貨物,稅務標準則保持相對寬松:價值不超過 50 美元的包裹,繼續免征關稅和增值稅,僅需繳納約 445 墨西哥比索(折合 23 美元)的清關手續費;價值在 50-117 美元之間的包裹,關稅為 17%;價值超過 117 美元的包裹,關稅為 19%,且需附運單、不涉及非關稅限制。
與此同時,美國的貿易政策也在同步調整。美國海關近期公告了官方認證的國際郵件關稅代繳方,包括 SafePackage、Zonos、International Bonded Couriers, Inc. 等 7 家服務供應商。更值得注意的是,自 2025 年 8 月 29 日起,所有運往美國的商品將不再享受 “低價值豁免”(De minimis)政策。這一變化不僅將給依賴海外電商商品的美國消費者和企業帶來沖擊,更會對全球眾多依靠該政策開拓美國市場的小型企業造成嚴重打擊。
從墨西哥 2026 年預算案本身來看,其作為政府為 2026 財政年度制定的支出和收入計劃草案,擬于未來幾周提交國會審議,內容涵蓋國家支出額度、稅收政策、經濟及社會發展方向等關鍵領域,此次對華關稅調整正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份預算案的作用與意義深遠:既是下一年度公共開支的核心參考,決定醫療、教育、基礎設施等民生與發展項目的資金配置;也是重要的政策導向工具,通過調整關稅等措施扶持本地產業;同時還是立法起點,經國會審議修訂后將成為正式的國家預算法律文件。
當前,墨西哥對華關稅調整計劃仍處于推進階段,后續具體加征幅度、政策落地細節等仍有待觀察。對于中美墨三國貿易格局、相關行業企業的經營策略,以及全球供應鏈的重構而言,這一系列政策變動都將產生持續且深遠的影響,值得各方密切關注。
2025-8-29
2025-8-28
2025-8-27
2025-8-26
2025-8-25
2025-8-22
2025-8-21
2025-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