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航運咨詢領域的權威機構Linerlytica發(fā)布了一項引人關注的預測,指出在未來12個月內,全球集裝箱運費將經歷顯著下滑,降幅可能高達70%。這一預測基于上海集裝箱運價指數(shù)(SCFI)的最新數(shù)據(jù),該數(shù)據(jù)顯示自今年7月以來,運費已持續(xù)呈現(xiàn)下滑趨勢,而船公司們盡管努力,卻未能有效遏制這一頹勢。
旺季不旺,運力過剩加劇
回顧今年7月,市場曾普遍預期將迎來一個運輸旺季,然而實際情況卻遠未達到預期。相反,隨著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和消費者需求減弱,集裝箱航運市場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與此同時,新船的交付量持續(xù)攀升,僅在上個月就有36艘近20.5萬標準箱的船只加入運營,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的運力過剩狀況。
期貨市場先行,預示長期低迷
貨運期貨市場的表現(xiàn)更是為這一預測提供了有力支撐。據(jù)Linerlytica透露,北歐地區(qū)的運費交易價格已較當前現(xiàn)貨價格低出70%以上,顯示出市場對未來運費走勢的悲觀預期。此外,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INE)的CoFIF EC合約也顯示,到明年6月,集裝箱運費預計將大幅下跌超過70%。盡管這一跌幅并未達到2022年底的暴跌水平,但足以表明市場短期內難以恢復元氣。
紅海危機與蘇伊士運河恢復成關鍵
然而,Xeneta的首席分析師Peter Sand卻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認為,運費要真正實現(xiàn)70%的降幅,還需解決紅海地區(qū)的危機并恢復通過蘇伊士運河的貿易暢通。他指出,紅海危機導致的航行距離延長和成本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市場的供需矛盾。但隨著危機的逐步解決和運河通航的恢復,這一正面效應將逐漸消失,運費水平也將隨之下滑。
市場供需格局微妙變化
盡管運費面臨大幅下跌的壓力,但Xeneta的數(shù)據(jù)也揭示了市場供需格局的一些微妙變化。與2019年相比,2024年上半年CTS數(shù)據(jù)總量(干散貨和冷藏箱)增長了6.5%,顯示出市場需求仍有一定的韌性。然而,同期船隊的擴張速度更為迅猛,達到了30.8%,導致市場供需關系進一步失衡。
未來展望:市場或迎深度調整
綜合以上分析,可以預見未來一段時間內全球集裝箱航運市場將經歷一場深度調整。運費的大幅下跌將迫使船公司重新審視其運營策略和市場定位,以應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同時,隨著市場供需關系的逐步平衡和全球經濟形勢的逐步好轉,航運市場也有望在經歷短暫的低迷后迎來新的發(fā)展機遇。然而,在這一過程中,船公司需要保持足夠的靈活性和適應性,以應對市場的不確定性和波動性。
2025-9-3
2025-9-2
2025-9-1
2025-8-29
2025-8-28
2025-8-27
2025-8-26
2025-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