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關總署會同國務院相關部門對天津臨港綜合保稅區開展正式驗收,簽署驗收紀要并頒發驗收合格證書。這標志著天津臨港綜合保稅區已具備封關運作條件,將為天津高水平對外開放注入新動能。
當日,驗收組聽取天津臨港綜合保稅區建設主體的現場匯報,實地查看隔離圍網、卡口設施等基礎和監管設施的建設情況,并召開驗收評審會。經評審,驗收組認定天津臨港綜合保稅區的基礎和監管設施符合《綜合保稅區基礎和監管設施設置規范》的相關要求,同意通過驗收。
天津臨港綜合保稅區于2023年6月5日經國務院批復設立,規劃面積5.56平方公里,陸上邊界全長8.4公里,海上邊界全長6.2公里,是天津第五個綜合保稅區,地處“一港六區”核心位置。依托區內碼頭岸線資源,該綜保區立足海洋工程裝備產業,重點打造海洋經濟、氫能等標志性產業鏈,為海工裝備等區內優勢產業提質增效提供有力支撐。
為推動天津臨港綜保區順利通過驗收,天津海關針對天津臨港綜保區海工制造企業運營模式的特殊性,探索借助智慧化手段,優化隔離圍網設置,實施分類監管,積極打造適應區域發展特點的海關監管服務模式。
天津海關自貿處處長田家超介紹,海關將全力支持天津臨港綜合保稅區打造海洋經濟特色開放高地,以優化通關流程、簡化監管手續等舉措為抓手,推動運營后盡快取得實效,助力天津提升港口經濟能級和開放型經濟水平,為建設北方國際航運樞紐提供堅實保障。
通過驗收后,天津臨港綜合保稅區將充分發揮綜保區政策和區位優勢,加速新舊動能轉換,釋放臨港區域碼頭岸線資源,探索“貨物貿易+服務貿易”的功能體系,打造國際貿易、物流分撥、展示交易、檢測維修、金融服務和研發制造六大核心功能,力爭在濱海新區對外開放布局中發揮關鍵作用,成為天津市開放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2025-8-29
2025-8-28
2025-8-27
2025-8-26
2025-8-25
2025-8-22
2025-8-21
2025-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