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 FedEx 的飛機停飛數量增至 12 架,UPS 的快遞員自愿離職補償名單突破 5000 人,這兩家掌控全球 60% 跨境包裹量的物流巨頭,正把行業焦慮推到風口浪尖。
FedEx 靠著 “DRIVE” 計劃一年省下 22 億美元,卻不得不取消 2026 財年盈利預期 —— 國際空運時效曾是它的王牌,但現在外貿商們開始抱怨:從香港到洛杉磯的包裹時效比去年慢了 18 小時,運費卻漲了 12%。另一邊,UPS 為甩掉低利潤業務,正將亞馬遜包裹量砍掉一半,可隨之而來的是 73 個倉庫關閉,長三角的供應商發現,以往三天達的貨到美國中西部,現在要多等兩天。
更棘手的是選擇困境。做 3C 產品的外貿商盯著 FedEx 的空運穩定性,卻怕它為降本進一步縮減航線;做家居用品的更依賴 UPS 的地面網絡,卻擔憂它裁員后末端派送會掉鏈子。當物流雙雄都在收縮,中小企業的議價空間被持續擠壓 —— 有深圳賣家透露,今年和 UPS 續簽合同時,折扣率從去年的 35% 降到了 28%。
是押注 FedEx 的空運時效,還是信賴 UPS 的地面網絡?你的企業正遭遇哪些物流困境?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看法。
2025-8-29
2025-8-28
2025-8-27
2025-8-26
2025-8-25
2025-8-22
2025-8-21
2025-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