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20 年起實施的對美加征關稅商品市場化采購排除政策,已歷經數年,給外貿領域帶來諸多變化,對我國外貿企業影響深遠。
該政策最初是在中美經貿關系復雜的背景下推出,旨在支持企業按市場化和商業化原則自主開展自美采購和進口,為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的實施創造條件。與以往已實施的排除工作相比,它不僅允許企業對清單內商品申請排除,還可提出增列排除商品的申請,且審核速度更快。自政策實施后,申請企業數量和涉及商品種類不斷增加。2025 年 1-3 月排除申請獲批的清單內商品涉及眾多品類,部分申請主體就清單外商品提出的增列排除商品的申請也獲批準,政策的覆蓋范圍正持續擴大。
不過,近期該政策出現了新變化。2025 年 7 月 17 日,陸續有企業反饋,在財政部 “對美加征關稅商品排除申報系統” 申請排除時,系統彈出提示,部分稅號自 2025 年 8 月 1 日起不再接受新的申請,已核準的申請有效期至 2025 年 9 月 14 日。同時,部分商品的市場化采購排除申請,原本可進行合并申請,現要求拆分申請;對于已經核準的申請,系統也以橙色感嘆號進行提醒。
這一政策調整對我國外貿企業有著直接影響。此前,符合條件的企業,自核準之日起一年內,進口核準金額范圍內的商品不再加征對美 301 措施反制關稅,直接降低了采購成本。但隨著政策調整,部分企業可能無法繼續享受這一優惠,采購成本將隨之上升。
特別是那些長期依賴從美國進口原材料或零部件的企業,沖擊更為明顯。例如家具制造企業,若其使用的橡木、櫻桃木等北美木材原本享受關稅排除,后續成本可能大幅提高,壓縮利潤空間,甚至影響產品定價和市場競爭力。
外貿企業需要密切關注政策動態,及時調整采購策略。對于仍在有效期內的核準申請,合理安排進口計劃;對于不再接受新申請的商品,可考慮尋找替代供應商,拓展進口來源,如從其他國家或地區采購相似原材料,或加強與國內供應商合作,挖掘本土資源,以降低政策變動帶來的不利影響,在復雜多變的國際貿易環境中穩定發展。
2025-8-29
2025-8-28
2025-8-27
2025-8-26
2025-8-25
2025-8-22
2025-8-21
2025-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