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貿易的復雜棋局中,航空物流正以其獨特的戰略價值,成為重塑航運、外貿與國際物流版圖的關鍵力量。近期一系列熱點事件,猶如投入湖面的巨石,激起層層漣漪,深刻影響著行業走向。
7 月 4 日上午 10 時許,靛藍航空一架 A321 全貨機從鄂州花湖機場騰空而起,直飛印度孟買,標志著 “鄂州?孟買” 國際定期貨運航線正式啟航!這是花湖機場今年開通的第 15 條國際貨運航線,也是其直飛印度的第 5 條航線、靛藍航空在鄂開通的第 2 條定班貨運線。該航線計劃每周二、五執飛兩班,年運力近 5000 噸,主要運送筆記本電腦、醫療設備等貨物。
至此,花湖機場已成功連通印度德里、金奈、班加羅爾、加爾各答、孟買五大核心城市,覆蓋印度東西南北,構建起一張 “五城聯動、覆蓋全境” 的鉆石型航空貨運網絡,為對印貿易架設高效空中通道。這一舉措對中國與印度之間的貿易往來意義重大。印度作為全球經濟增長迅速的新興市場之一,與中國在電子產品、醫療設備等領域貿易往來頻繁。以往,貨物運輸多依賴海運,運輸周期長,時效性差。如今,鄂州花湖機場密集開通對印航線,大大縮短了貨物運輸時間,提升了貿易效率。以筆記本電腦為例,以往海運至印度可能需要 20-30 天,現在通過航空運輸,一周內即可送達,企業能夠更快響應印度市場需求,及時補貨,搶占市場份額。
從區域經濟發展角度看,鄂州花湖機場的對印航線網絡,使中國中部地區成為連接中國與印度乃至南亞地區的重要物流樞紐。它帶動了周邊地區相關產業發展,吸引更多電子、醫藥等企業在中部地區布局生產基地,利用便捷的航空物流將產品運往印度及全球其他地區,促進產業集聚與經濟協同發展。
近期,敦豪集團終止了與多家第三方航空公司的貨運合作關系。此前,敦豪在 2024 年全年財報電話會議上提出,降低綜合物流供應商成本和提高航空網絡效率的方法之一是精簡合作航空公司的數量。敦豪方面表示,這是落實新成本優化計劃的部分舉措,將幫助集團在貨量下降和貿易波動加劇的情況下保持利潤增長。
與此同時,敦豪也在全力布局旗下自有航空貨運品牌,根據區域貨量分配航空運輸資源。3 月,敦豪公布了一項名為 “增長適配”(Fit for Growth) 的改革計劃,目標是在明年年底前削減超過 11 億美元的年均結構性成本。據悉,聯邦快遞與聯合包裹也推行了類似計劃,分別為 “驅動變革” 與 “效率重塑” 項目。
敦豪的這一系列動作,反映出航空物流行業在當前全球貿易形勢下的深刻變革。2024 年,全球航空貨運量下降了 3%,其中大部分影響來自歐洲和亞洲的貿易航線。雖然空運收入增長了 4%,但利潤下降了 1.8%。面臨全球貿易的不確定性,敦豪將關注點從運量轉向運價,通過精減合作伙伴航空公司數量,降低成本和提升航空網絡效率。這一戰略調整,有助于敦豪甩掉高成本業務 “包袱”,在復雜的市場環境中保持競爭力。例如,通過動態調整機隊規模應對貨量波動,艙位可以預售給擁有穩定大宗貨量的企業,也可以用于現貨市場銷售,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
此外,今年以來,敦豪、聯合包裹等企業將目光轉向藥品和醫療器械相關客戶,此類貨物量小但價值高,較傳統貨運代理拼湊不同產品進行配送而言,利潤更高,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敦豪的轉型策略。這種業務重心的轉移,不僅是對市場需求變化的敏銳捕捉,更是在全球貿易格局重塑背景下,航空物流企業尋求新利潤增長點的積極探索。
自 2023 年 10 月以色列與哈馬斯沖突升級以來,紅海地區的安全形勢急劇惡化。胡塞武裝以支持巴勒斯坦為由,在紅海及亞丁灣對關聯以色列的船只發動多次襲擊。據英國海上貿易組織 (UKMTO) 報告,2025 年 7 月 6 日,一艘商船在紅海遭遇武裝人員襲擊,襲擊者使用槍支和火箭推進榴彈,地點位于也門荷臺達西南 51 海里處。自 2023 年 11 月至 2025 年 1 月,胡塞武裝已襲擊超過 100 艘商船,導致兩艘沉沒、四名船員喪生。
紅海是連接歐洲、亞洲和非洲的重要貿易通道,每年通過這里的貨物價值高達 1 萬億美元。這些襲擊嚴重擾亂了紅海航運,許多船運公司被迫繞道非洲好望角,運輸時間和成本大幅增加。船舶經紀公司 Intermodal 數據顯示,2025 年蘇伊士運河通行量較 2023 年同期暴跌 72%,干散貨船與油輪被迫繞行好望角,航程增加 30%,單船運營成本上升數十萬美元。
在紅海航運受阻期間,零售商和制造商們正在借助航空貨運運送更多貨物。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發布的數據,今年第一季度通過蘇伊士運河的商船數量較上年同期下降了 45%。這條受阻的海洋貿易走廊推高了航空貨運業的景氣程度。根據海運數據和情報平臺 Xeneta 的數據,在截至今年 3 月底的過去 4 個月中,全球航空貨運量每個月都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有跡象顯示,受紅海危機影響的貿易航線的需求尤其強勁。在連接中東和南亞至歐洲的航線上,2 月至 3 月的平均現貨貨運價格上漲了 46%,至每公斤 2.82 美元,較去年同期上漲了 71%。
紅海危機使航空物流在全球物流體系中的地位愈發凸顯。對于那些依賴季節性產品和關鍵部件的公司來說,海運受阻帶來的零部件短缺問題,嚴重影響了生產計劃。如特斯拉和沃爾沃汽車等制造商在 1 月份因零部件短缺暫停了一些汽車工廠的生產。美國國際物流服務商 Seko Logistics 首席商務長布萊恩?伯克表示,制造商正在將高優先級的貨物從海運轉移到空運,“以滿足生產計劃并保持工廠運轉”。這一現象表明,航空物流正成為保障全球供應鏈穩定的關鍵力量,其快速、高效的運輸特點,在特殊時期能夠彌補海運的不足,確保企業生產運營的連續性。
航權是航空物流的 “通行證”,鄂州花湖機場積極開拓對印航線,構建貨運網絡,正是對航權資源有效利用與航線網絡拓展的生動實踐。在全球范圍內,航權資源競爭激烈,航空公司需積極與各國談判,爭取有利航權,不斷拓展航線網絡,提升通達性,才能在國際航空物流市場占據優勢。例如,一些新興市場國家的航空公司,通過與中國航企合作,交換航權,拓展在中國市場的航線布局。擁有更多航權意味著航空公司能夠開辟更多直飛航線,減少中轉環節,降低運輸成本,提高運輸效率,吸引更多客戶選擇其航空物流服務。
敦豪集團調整全球航空運輸資源布局,以及中通成立航空公司等事件,反映出行業從傳統物流模式向綜合物流服務提供商轉型的趨勢。企業通過整合自身業務資源與航空運輸能力,實現 “運、儲、配” 一體化運作。而航空貨運巨頭間的聯盟,如順豐與阿提哈德的合作,通過艙位互換、資源共享,優化航線網絡,提升運力利用率,降低運營成本,從 “單打獨斗” 轉向 “生態作戰”。這種戰略轉型與資源整合,有助于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提升綜合競爭力與抗風險能力,更好地適應全球貿易格局的變化。
紅海危機凸顯了航空物流在應對突發事件時保障全球供應鏈穩定的重要性,這也對航空物流企業的應急物流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企業需要建立完善的應急響應機制,在海運等其他運輸方式受阻時,能夠迅速調整運輸策略,調配航空運力,確保貨物及時運輸。同時,加強與政府部門、其他物流企業的合作,共享信息資源,共同應對危機,也是提升應急物流能力的關鍵。例如,在紅海危機期間,各國政府與航空物流企業加強協作,為緊急物資運輸開辟綠色通道,保障了關鍵物資的及時供應。
2025-8-29
2025-8-28
2025-8-27
2025-8-26
2025-8-25
2025-8-22
2025-8-21
2025-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