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全球跨境電商行業正處于一場前所未有的巨大震蕩之中。特朗普政府推行的 “對等關稅” 政策,如同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層巨浪,給行業來了顛覆性的影響。這一政策對美國中小企業的沖擊尤為顯著,同時也將中國跨境電商巨頭們推向了戰略抉擇的十字路口。而在這貿易政策風暴肆虐之際,中美高層會晤以及紅海停火協議的消息,又宛如夜空中閃爍的星辰,為在風暴中艱難前行的行業參與者們帶來了一絲希望的曙光。
美國中小企業深陷關稅泥潭
特朗普政府對華加征的關稅政策,讓美國中小企業面臨著嚴峻的生存挑戰。一家在亞馬遜平臺主營智能家居及無線攝像頭的美國品牌 Wyze 的遭遇,便是這一困境的生動寫照。Wyze 在社交平臺 X 上展示了其第一張關稅賬單,從中國進口的約 1300 個泛光燈,貨值 16.72 萬美元,然而需繳納的關稅竟高達 25.50 萬美元,這一數字比采購價高出了整整一半。Wyze 官方賬號無奈直言:“這關稅比我們公司任何一位創始人的年薪都高。”
這一令人咋舌的現象背后,是 T86 免稅政策取消所引發的連鎖反應。曾經,800 美元以下小包裹免稅政策為大量中國商品進入美國市場提供了便利通道,這些商品以 “螞蟻搬家” 的方式涌入,有力地支持了眾多美國中小品牌的發展。如今,特朗普政府將關稅稅率大幅推高,對中國商品征收高達 145% 的關稅,對越南、柬埔寨等國商品的關稅也提升至 45%。這一舉措如同斬斷了低成本供應鏈的生命線,使得美國中小企業在采購商品時成本急劇攀升,利潤空間被嚴重壓縮,許多企業甚至面臨著無貨可賣的絕境。
美國鞋類行業的集體請愿書進一步揭示了這一政策的致命影響。包括耐克、阿迪達斯、斯凱奇等知名大牌在內的 76 家鞋類品牌聯名發出警告:中低收入家庭依賴的平價鞋履可能面臨 150%-200% 的關稅疊加。這意味著,這些平價鞋履的價格將大幅上漲,普通消費者難以承受,最終可能導致 “美國消費者的鞋柜即將清空”。而對于眾多中小賣家而言,生存困境更是殘酷。
一位 TikTok 女孩對著價值 3000 美元滯留在港口的布料痛哭的視頻在網絡上廣泛傳播,這一畫面深刻折射出無數草根創業者的絕望。在關稅的重壓下,他們面臨著 “要錢還是要貨” 的艱難抉擇,棄貨意味著血本無歸,而交稅則可能導致傾家蕩產。這種困境正將大量微型創業者推向破產的邊緣,美國的跨境電商市場生態遭受著嚴重的破壞。
中國賣家的突圍之戰
當美國賣家在關稅的泥沼中苦苦掙扎時,中國跨境電商巨頭們展現出了令人驚嘆的韌性,積極采取各種策略進行突圍。
致歐科技選擇了 “向西看” 的戰略布局,加速在歐洲市場的拓展,并推出高貨值產品。通過提升產品的品牌溢價,試圖以此抵消關稅帶來的成本壓力。在歐洲市場,致歐科技充分發揮自身在產品研發和設計方面的優勢,針對當地消費者的需求和喜好,推出了一系列高品質、個性化的家居產品,逐漸在歐洲市場站穩腳跟,有效降低了對美國市場的依賴程度。
安克創新則祭出了 “三板斧” 策略:清庫存、強研發、拓新市。首先,通過積極清理庫存,回籠資金,優化資金流,減輕了庫存積壓帶來的成本負擔。其次,加大研發投入,不斷推出具有創新性和競爭力的新產品,提升產品附加值。例如,其在充電技術領域不斷取得突破,推出了多款高性能的充電器和移動電源,深受消費者喜愛。最后,大力開拓新市場,將非美市場的營收占比成功提升至 60%。通過在新興市場的布局,安克創新找到了新的增長動力,實現了市場多元化發展。
Temu 和 Shein 的應對策略則更具戲劇性,堪稱一場 “東方不亮西方亮” 的資本大逃亡。Temu 果斷暫停中國直郵業務,將資源向歐洲和拉美市場傾斜。通過在這些地區建立本地倉庫和物流網絡,Temu 提高了物流配送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同時更好地滿足了當地消費者的需求。Shein 則削減在美國的廣告預算,將更多資源投入到歐洲和拉美市場的拓展中。例如,Shein 在歐洲市場推出了一系列本地化的營銷活動,與當地的時尚博主和明星合作,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成功吸引了大量歐洲消費者,實現了市場重心的轉移。
中國賣家之所以能夠在困境中展現出如此強大的韌性,得益于手中握有的三大底牌。其一,供應鏈縱深優勢明顯。從義烏的小商品到深圳的 3C 電子,中國制造擁有完整且高效的產業鏈。這使得中國賣家能夠快速根據市場需求調整生產布局,靈活應對各種挑戰。當美國市場需求因關稅政策而下降時,賣家們可以迅速將生產資源轉向其他市場需求旺盛的產品。其二,市場彈性大。東南亞、拉美等新興市場近年來發展勢頭強勁,年均增速超過 20%。這些新興市場為中國賣家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能夠有效對沖美國市場的風險。其三,資本厚度充足。頭部企業賬上擁有充足的現金儲備,這為其進行戰略轉型和市場拓展提供了堅實的資金保障。即使在面臨關稅等不利因素時,也有足夠的資金用于研發投入、市場開拓和供應鏈優化等方面。
然而,硬幣的另一面是,中國的中小賣家正在經歷 “至暗時刻”。深圳一位年銷售額 2000 萬美元的亞馬遜賣家透露,其美國站的利潤已從 15% 暴跌至 3%。在關稅持續高企的情況下,為了維持企業的生存,明年可能不得不裁員 40%。
這種 “大企業吃肉、小企業喝湯” 的行業格局,正加速著行業的洗牌。大企業憑借自身的資源優勢和抗風險能力,在困境中依然能夠尋找新的發展機遇;而中小企業由于資源有限,在關稅沖擊下,生存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許多企業可能不得不退出市場,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
破局曙光初現
就在全球跨境電商行業瀕臨窒息的關鍵時刻,兩道政策曙光穿透厚重的烏云,為行業帶來了新的希望。
中國外交部于 7 日發布消息,應瑞士政府邀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將于 5 月 9 日至 12 日訪問瑞士。在此期間,作為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何立峰副總理將與美方牽頭人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舉行會談。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 7 日的例行記者會上重申,美方近期不斷表達希望與中方進行談判的意愿,此次會談正是應美方請求而舉行。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也回應稱,美方高層近期就調整關稅措施頻繁放風,并通過多種渠道主動向中方傳遞信息,希望就關稅等問題展開對話。中方經過認真評估,在綜合考慮全球期待、中方利益以及美國業界和消費者呼吁的基礎上,決定同意與美方進行接觸。
瑞士會談行程傳出后,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在節目中表示:“我認為這次會晤旨在降溫。我們必須先為局勢降溫,然后才能繼續向前進。” 中美經貿對話的重啟,為關稅戰按下暫停鍵提供了可能性。何立峰副總理與美財政部長貝森特的瑞士會晤,被視為自 2023 年貿易戰升級以來最為重要的接觸。此次會晤若能取得積極成果,將為全球跨境電商行業帶來重大利好,有望緩解關稅對行業的重壓,恢復市場信心。
另一則立竿見影的利好消息來自紅海地區。美國與胡塞武裝停火協議的達成,對全球物流行業產生了積極影響,尤其是對于跨境電商行業而言意義重大。據相關分析,這一停火協議或許能使亞歐海運成本應聲下跌 15%。對于將歐洲作為戰略重心的中國賣家來說,這無疑是一個重大利好。每標箱可節省 2000 美元的運費,這為新品推廣爭取到了寶貴的利潤空間。
馬士基航運數據顯示,蘇伊士運河航線復蘇后,中國至歐洲的海運時效縮短至 28 天,相比空運,海運在成本和時效上的綜合優勢更加凸顯,這將有助于中國賣家在歐洲市場提升競爭力,進一步拓展市場份額。
2025-9-5
2025-9-4
2025-9-3
2025-9-2
2025-9-1
2025-8-29
2025-8-28
2025-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