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太平船務旗下的“永城”輪成功將20個集裝箱的柏木原木從上海港以“沿海捎帶”模式中轉至青島港,標志著太平船務正式成為國內第三家開展該業務的外資班輪公司,緊隨馬士基與達飛的步伐,共同探索并實踐中國航運業的新模式。
太平船務采購部總經理張永杰對此表示:“‘沿海捎帶’模式的實施,不僅大幅縮短了貨物在途時間,平均減少7至20天,更為我們優化航線網絡布局、降低綜合物流成本、適應新形勢下的經營方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捷。這是太平船務在航運市場中的一次重要戰略布局,也是我們對中國市場長期承諾的具體體現?!?/span>
“沿海捎帶”業務,作為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的一項創新舉措,允許符合條件的外資及港澳臺國際集裝箱班輪公司,利用其在華全資或控股的非五星旗國際船舶,在上海洋山港與北方重要港口(大連港、天津港、青島港)之間,開展以外貿集裝箱為主的“沿海捎帶”服務。這一業務的推出,是我國在推動內外貿一體化改革及國際航運領域開放方面的一次重大突破,旨在提升港口中轉效率,促進國際貿易便利化。
自2022年5月在上海洋山港試點以來,“沿海捎帶”業務迅速展現出其強大的生命力和市場潛力。洋山海關作為業務的主要監管部門,通過制度型開放,精準破解企業面臨的難點與堵點,積極吸引并引導包括馬士基、達飛在內的多家外資船公司調整航線布局,將原本在新加坡、釜山等地的中轉業務轉移至上海港,進一步強化了上海港作為國際航運樞紐的地位。
同時,洋山海關還加強與北方三港的聯動配合,優化貨物轉關、查驗流程,設立專人專崗負責業務咨詢和轉關申報驗放工作,確保“沿海捎帶”業務的高效順暢運行。此外,海關還積極開展政策宣貫和情況調研,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支持與指導,助力企業優化航線網絡、申請相關資質、完成船舶備案等工作。
據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洋山海關累計受理“沿海捎帶”業務7784票,涉及集裝箱4.9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2.1倍和1.1倍。這一顯著增長不僅反映了“沿海捎帶”業務的強勁市場需求,也彰顯了我國航運業在開放與創新中取得的顯著成效。
展望未來,隨著“沿海捎帶”業務的不斷深入推進,將有更多外資班輪公司加入這一行列,共同推動中國航運市場的繁榮發展。同時,這一業務的成功實施也將為我國航運業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升服務效率、增強國際競爭力提供有力支撐。
2025-9-9
2025-9-8
2025-9-5
2025-9-4
2025-9-3
2025-9-2
2025-9-1
2025-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