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貿易復蘇與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雙重作用下,集運市場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波動與機遇。作為行業領頭羊之一,長榮海運近期公布的6月份及第二季度財務數據,無疑為市場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6月份,長榮海運實現營收422.8億元新臺幣,折合約13.0億美元,同比增長率高達91.1%,環比增長31.5%,這一數字不僅彰顯了公司強大的市場適應能力和運營效率,也標志著其單月營收自2022年11月以來再次刷新紀錄。這一亮眼表現,直接反映了全球集運市場平均運費及出口貨量的雙重提振。
進一步觀察,長榮海運第二季度營收達到了1062.6億元新臺幣,約合32.7億美元,同比增長57.7%,環比增長20.0%,單季度營收同樣創下了近六個季度的新高。上半年,公司總營收更是達到了1949.0億元新臺幣,約合60.0億美元,同比增長45.2%,顯示出公司穩健的增長態勢和強大的市場競爭力。
長榮海運的業績飆升,無疑是集運市場當前走勢的一個縮影。隨著全球經濟逐漸回暖,特別是“紅海危機”的持續影響,市場運費持續上漲,為班輪公司帶來了豐厚的利潤。長榮海運總經理吳光輝在股東會上表示,市場缺箱問題引發的歐美進口商恐慌性補庫存,使得旺季提前到來,進一步推動了運費的上漲。盡管他對于第三季度的市場持樂觀態度,但也指出需密切關注補貨趨勢的持續時間。
然而,市場并非全然樂觀。匯豐證券在最新分析報告中提出了不同看法,認為隨著停戰協議的預期和下半年大量新增運力的投入,集運業或將逐步回歸常態,運費存在回落風險。這一觀點得到了市場數據的部分支持。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SCFI指數顯示,盡管整體仍呈上漲趨勢,但歐洲航線運費在連續上漲后首次出現回落,預示著市場可能正在發生微妙變化。
此外,根據Alphaliner的統計數據,今年全球集運市場新增運力將達到約309萬TEU,其中下半年將有大量新運力交付市場。這些新增運力有望緩解當前運力緊張的局面,但也可能在第三季度傳統旺季過后,導致市場供需關系逆轉,運費面臨下行壓力。
綜上所述,長榮海運的業績雖然令人矚目,但集運市場的未來走勢仍充滿不確定性。一方面,全球經濟復蘇和貿易增長為行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地緣政治風險、新增運力投放以及市場需求變化等因素,都可能對運費和市場格局產生深遠影響。因此,對于集運市場的參與者而言,保持警惕、靈活應對將是未來一段時間內的重要課題。
2025-9-9
2025-9-8
2025-9-5
2025-9-4
2025-9-3
2025-9-2
2025-9-1
2025-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