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第一大集裝箱制造商中集集團(CIMC)發布了最新的市場展望,對投資者關心的集裝箱制造市場恢復的主要驅動因素、企業備箱意愿增強等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該公司憑借其深厚的市場洞察力和對行業動態的精準把握,為投資者提供了寶貴的參考信息。
中集集團表示,受全球貿易增速恢復以及紅海危機持續等因素影響,市場缺箱情況持續加劇,客戶用箱需求明顯增多。目前,中集集團的集裝箱訂單量飽滿,訂單已基本排滿第三季度,顯示出市場對集裝箱的強勁需求。此外,第二季度產銷量以及訂單價格,都較第一季度有進一步提升,進一步驗證了市場需求的旺盛。
從短期貿易需求增長來看,北美商品消費需求持續恢復,美國零售商去庫存取得一定進展。今年1-4月,北美進口集裝箱量已高于2019年和2023年水平,貿易需求的恢復為集裝箱制造業務帶來新增需求。同時,受紅海危機影響,船公司繞航帶來航距增加,運輸時間延長,也增加了對集裝箱的使用需求。
中集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麥伯良預計,今年集裝箱制造市場會有較大程度的復蘇,行業需求量預計在300萬TEU以上。他表示,行業雖然走出了疫情期間的“一箱難求”,但又遭遇紅海危機以及巴拿馬運河干旱等事件,世界局勢越發動蕩不安,刺激企業備箱需求。
然而,從中長期來看,集裝箱制造市場也暗含隱憂。行業咨詢公司艾世捷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Christian Roeloffs認為,當前貿易需求增長的主要因素是零售商出于對供應鏈穩定的擔憂,加緊備貨,提前發貨,進而短期內促進了運力和箱量需求的增長,造成運價大漲。但整體來看,消費需求和制造企業的訂單量均并沒有明顯增加,市場近期的波動是由短期因素造成的,并不是由穩定的需求增長帶來的。
咨詢公司Xeneta首席分析師Peter Sand也表示,托運人經歷過疫情期間供應鏈緊張的日子,因此決定提前備貨,以避免庫存不足。但如果貨物都已經提前出運,那么正常旺季到來時,運輸需求將下滑。
德路里6月17日發布的最新報告也提到,根據其對超過100家跨國公司的調查,今年確實有相當一部分國際托運人提前發貨,但旺季提前僅是集運市場的短期變化。該機構預測,當前的市場高峰期結束后,運輸需求將下滑。
可以預見,一旦出貨高峰期結束,運力、箱量需求將逐步平穩,運價和箱價也會回歸正常水平。因此,對于集裝箱制造商而言,如何在市場波動中保持穩健發展,將是擺在他們面前的重要課題。
面對市場的機遇與挑戰,中集集團表示將繼續秉承“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積極應對市場變化,為全球客戶提供更加優質的集裝箱產品和服務。同時,公司也將密切關注市場動態,及時調整戰略布局,確保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
2025-9-9
2025-9-8
2025-9-5
2025-9-4
2025-9-3
2025-9-2
2025-9-1
2025-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