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代圈今日熱點關注
亞馬遜罷工:工人權益與企業運營的博弈
數千名亞馬遜員工于美國東部時間周四上午開啟罷工行動,正值假日購物季高峰。國際卡車司機兄弟會組織紐約市、伊利諾伊州斯科基、亞特蘭大、舊金山和南加州等地配送中心工會工人加入糾察隊,旨在爭取更好工資與工作條件的合同。此次罷工涉及 10 家倉庫約 10,000 人,規模堪稱針對亞馬遜的 “史上最大”,且不局限于美國,全球近 20 國亞馬遜員工早已參與 “讓亞馬遜付錢” 反抗日,從 “黑色星期五” 持續至 “網絡星期一”,多地主要城市均有抗議活動,這無疑將沖擊亞馬遜運營。
卡車司機工會主席指責亞馬遜貪得無厭,對談判要求置之不理,致使工人被逼迫至極限才引發罷工。亞馬遜作為全球第二大私營雇主,長期受工會抨擊,此前在西班牙、德國等地就因工資和工作條件問題遭遇工人罷工。亞馬遜雖稱工資水平行業領先且引入自動化緩解工人壓力,但工人擔憂運貨速度與效率要求致傷。如今卡車司機工會罷工規模擴大且堅決表示會戰斗至勝利,強調定會贏得工會承認與合同簽訂,亞馬遜則對日益壯大的工人運動心懷憂慮。這場罷工,是工人權益與企業運營理念及利益的激烈博弈,后續發展值得持續關注。
順豐航空機隊建設新突破:首架 B737 - 800BCF 入列
在 2024 年 12 月 21 日,順豐航空迎來了開航十五周年的高光時刻 —— 首架 B737 - 800BCF 成功飛抵鄂州花湖國際機場并加入機隊,這標志著其機隊規模攀升至 88 架,也是首次于鄂州樞紐迎接新機型。
B737 - 800BCF 以 737NG 為基礎平臺,展現出卓越性能。其最大業載達 23.9 噸,飛行里程達 3750 公里,在載量、航程、燃油效率等關鍵指標上領先上一代機型。經測算,每噸燃油使用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可降 20%,憑借更高可靠性、更低燃油消耗與單程運營成本,將有力提升航線運行品質,精準契合市場需求。
回顧過往,順豐航空運營多類機型,如 B747 - 400ERF、B767 - 300BCF 等,其中 B737 機型自 2011 年引進后,在國內與國際區域航線開發運營中貢獻突出,與其他機型協同互補,構建起遠、中、近程飛行的完備梯隊運力,推動順豐航空搭建起 “覆蓋國內、暢達國際” 的貨運航線網絡。如今首架 B737 - 800BCF 加入,使 B737 機型數量增至 18 架,在機隊占比達 20%。
為強化機隊運行效能與航空物流競爭力,順豐航空在擴充電力規模時,同步優化機隊結構。預計在今年底至明年初,還會有新運力投入運營,機隊規模將穩健邁向 90 架,順豐航空在航空物流領域的發展值得期待。
美國 “美國船舶法案”:影響與展望
近期,美國國會審議的 “美國船舶法案” 成為焦點。若該法案通過,將深刻影響中美航運與貿易格局。
對于中國向美國的集裝箱進口,所有中國所有或懸掛中國國旗船只運輸的進口商品需繳新關稅,且至少 10% 從中國進口的集裝箱貨物要由特定美國船舶運輸,此比例從法案生效第 5 年起逐年遞增。不遵守規定的進口商將面臨罰款,罰金依美國船和外國船運費差價而定。航運分析師拉爾斯?詹森指出,這不僅增加中國航運公司成本,還波及與之聯盟的公司。
為緩解對美國農產品出口商影響,法案提出政府補貼,但實施細節與 “市場價格” 定義不明。法案還賦予美國國旗船在港口優先進入權,美國政府貨物運輸對美船的使用比例也將提高。
然而,詹森認為該法案會給美國個體托運人帶來供應鏈難題,他們可能需將貨物轉運至釜山、新加坡等轉運中心再由美船運至美國。目前法案處于政治審議階段,即便通過,頒布細則也需數年。但法案目的明確,其已引起業界廣泛關注,航運公司開始評估影響。此法案雖意在振興美國商船隊,卻給原本復雜的供應鏈和貿易增添諸多不確定性與風險。相關企業和個人務必密切關注其進展與實施情況,以便靈活調整經營與貿易策略應對挑戰與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