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港嚴重擁堵,企業呼吁政府減免滯期費以應對危機
近期,孟加拉國吉大港港口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擁堵困境,近40,000個集裝箱堆積如山,不僅占據了港口大部分堆場空間,還嚴重阻礙了港口的正常運營和貨物的及時流通。這一狀況不僅給進口商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也對整個孟加拉國的供應鏈穩定性和經濟發展構成了嚴峻挑戰。
據報道,吉大港港口堆場空間幾乎飽和,大量集裝箱無法及時轉運或提取,導致港口運營效率大幅下降。這些堆積的集裝箱中,絕大多數裝載著亟待處理的進口貨物,從日常消費品到工業生產原料,應有盡有。然而,由于港口擁堵和運營受阻,這些貨物無法按時送達目的地,給進口商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更為嚴重的是,根據港口規定,集裝箱在港口堆場停留超過四天即需支付高額的滯期費。這一費用隨著停留時間的增加而急劇上升,對于已經面臨工廠關閉、發貨延誤等困境的進口商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據了解,20英尺集裝箱從第五天起每天需支付6美元滯期費,12天后費用翻倍至12美元,隨后繼續遞增,第21天后更是高達24美元;而40英尺集裝箱的收費則為上述標準的兩倍。這些費用不僅加重了企業的財務負擔,也嚴重影響了其資金周轉和正常運營。
面對這一嚴峻形勢,孟加拉國工商會聯合會及吉大港工商會紛紛站出來為企業發聲,呼吁政府免除滯期費以減輕企業負擔。上周三,孟加拉國工商會聯合會更是明確提出要求當周內免收滯期費,并在港口運營恢復正常后的15天內暫停一切新費用的征收。這一呼吁得到了廣大企業的積極響應和支持,也引起了政府部門的重視。
印度航運部副部長Khalid Mahmud Chowdhury于25日表示,政府正在積極考慮企業的申請,并指出在疫情期間已對無法及時收貨的企業實施了倉儲費減免政策。他強調,政府將根據企業的實際需求和市場情況作出相應調整,以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然而,盡管政府和企業都在努力尋求解決方案,但吉大港的現狀依然不容樂觀。大量集裝箱的堆積已使港口堆場空間接近極限,遠超通常認為的60%擁堵警戒線。這不僅嚴重阻礙了港口的正常運營和貨物的及時流通,也加劇了交通擁堵和環境污染等問題。
此外,近期孟加拉國學生抗議活動引發的連鎖反應也對吉大港港口造成了嚴重影響。高速公路受阻、宵禁實施及互聯網服務受限等措施進一步加劇了港口的運營困境。盡管互聯網連接已逐步恢復,但港務局每日僅能處理約3,500標準箱的集裝箱交付,效率遠未恢復至正常水平。
面對這一復雜局面,政府、企業和港口管理部門需要加強溝通協調、共同應對挑戰。一方面,政府應盡快出臺相關政策措施、減免滯期費等費用以減輕企業負擔;另一方面,港口管理部門也應加強管理和調度、提高運營效率、確保貨物及時轉運和提取。同時,社會各界也應給予理解和支持、共同維護港口的穩定運營和供應鏈的暢通無阻。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緩解吉大港港口的擁堵困境、促進孟加拉國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