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等關稅下的瑞士黃金困局:39 稅率如何攪動全球金價?
8 月 12 日,美中關稅加征暫停期將結束,其后續走向牽動著全球供應鏈神經;8 月 15 日,特朗普與普京的會晤可能影響俄烏和平談判,進而波及能源與大宗商品貿易。而在這些焦點之外,一份美國海關的裁定正悄然掀起另一場風暴 —— 瑞士黃金面臨 39% 的對等關稅,這不僅關乎兩國貿易平衡,更在全球黃金市場投下了一枚 “震蕩彈”。
美國對等關稅清單:哪些國家站在 “高稅率陣營”?
近期,美國新調整的對等關稅名單引發廣泛關注。這份名單中,新征關稅≥30% 的國家和地區超過 10 個,其中既有巴西、印度、南非等金磚國家,也有加拿大、瑞士等傳統貿易伙伴。具體來看:
- 巴西、印度以 50% 的關稅率位居榜首;
- 敘利亞(41%)、老撾(40%)、緬甸(40%)緊隨其后;
- 瑞士以 39% 的稅率成為 “特殊存在”,其稅率高于加拿大(35%)、中國大陸及港澳地區(30%)等。
值得注意的是,這份清單僅針對 “對等關稅”,不包含懲罰性關稅、芬太尼關稅等其他類型,也與 232 條款關稅(針對國家安全的關稅)互斥。但即便是這樣,高稅率已足以對相關國家的出口貿易造成顯著沖擊 —— 尤其是瑞士,其 39% 的稅率背后,藏著一段與黃金密切相關的貿易故事。
瑞士 39% 關稅之謎:黃金貿易逆差是關鍵
“瑞士為何會被征收 39% 的高關稅?” 這一問題在社交平臺引發熱議。答案藏在美國與瑞士的貿易賬本里。
2024 年,美國對瑞士的商品貿易逆差約為 384 億美元,在全球排名第 13 位??此撇黄鹧鄣臄底?,背后卻指向一個核心商品 —— 黃金。瑞士是全球黃金精煉產業的 “隱形冠軍”,掌握著全球大部分黃金精煉產能,而其對美出口的黃金,正是構成貿易逆差的主要來源。
為何瑞士黃金對美如此重要?這與全球黃金交易的 “規則” 有關。在全球最大的實物黃金交易中心倫敦,黃金通常以 400 盎司為單位交易;而在美國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標準合約則是 100 盎司金條或 1 公斤金條。這意味著,倫敦的黃金要進入美國市場,必須先經過 “改造”—— 熔化后重鑄成符合紐約標準的規格。
瑞士的黃金精煉廠正是這一環節的 “關鍵樞紐”:它們接收來自倫敦的黃金,進行熔化、鑄造、打標等加工,最終將符合 COMEX 標準的金條運往美國??梢哉f,美國黃金市場的流動性,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瑞士的精煉能力。
海關裁定改寫規則:從 “免稅” 到 39% 關稅的跳躍
打破這一平衡的,是美國海關在 2025 年 7 月 31 日發布的一份裁定(編號 N351466)。
此前,瑞士出口到美國的金條通常被歸類為《美國協調關稅表》(HTSUS)7108.12.10 項下的 “非貨幣用金條和錠”,享受對等關稅豁免。但在這份新裁定中,美國海關改變了歸類邏輯:由于這些金條經過了鑄造、打標(如印上精煉廠 logo、純度、重量)及激光雕刻(如生成二維碼作為防偽標識),屬于 “進一步加工” 的產品,因此被重新歸類為 HTSUS 7108.13.5500 項下的 “半制成品”。
這一歸類變化直接導致關稅待遇的顛覆。根據 8 月 7 日生效的新規,“半制成品” 需繳納對等關稅 —— 瑞士的稅率正是 39%。這意味著,原本免稅進入美國的瑞士金條,如今突然面臨高達 39% 的成本增幅。
金價波動與市場恐慌:一場連鎖反應的開端
裁定一出,黃金市場立刻掀起波瀾。COMEX 黃金期貨價格大幅上漲,交易員們緊急評估這一變化對市場的沖擊:
- 對美國進口商而言,39% 的關稅意味著黃金采購成本飆升,可能被迫轉嫁給下游企業(如珠寶商、工業用戶),最終推高終端市場價格;
- 對瑞士精煉廠而言,要么承擔關稅成本壓縮利潤,要么放棄美國市場,無論哪種選擇都會削弱其全球競爭力;
- 對全球黃金貿易格局而言,若高關稅持續,美國可能失去部分黃金供應來源,進而削弱其在全球黃金定價中的話語權。
更令人擔憂的是系統性風險。歐洲央行已發出警告:黃金作為全球金融體系的 “安全資產”,其市場動蕩可能傳導至匯率、債券等其他金融市場,威脅整體穩定。
特朗普關稅政策:全球貿易的 “最大變量”
瑞士黃金的困境,只是美國對等關稅政策的一個縮影。從巴西、印度等金磚國家到瑞士、加拿大等傳統盟友,高關稅名單的擴大折射出美國貿易政策的轉向。
當前,市場最關注的仍是特朗普政府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無論是 8 月 12 日美中關稅暫停期的走向,還是后續可能的稅率調整,都將直接影響全球貿易流向與物流布局。對企業而言,風控已成為首要任務 —— 在關稅政策頻繁變動的背景下,如何調整供應鏈、規避成本風險,將是未來一段時間的核心課題。
從瑞士的 39% 關稅到金價的劇烈波動,一場由貿易規則改寫引發的連鎖反應才剛剛開始。全球貿易的齒輪,正隨著關稅政策的調整悄然轉向,而其最終走向,仍需等待更多關鍵節點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