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偏光片是液晶顯示器中的關鍵組件,主要負責控制光線通過的方向。其表面性能的優劣,尤其是親疏水性,會直接影響偏光片與其他材料的粘接效果,以及最終顯示產品的抗污性能和耐久性。
當偏光片表面親疏水性不均或不達標時,可能導致貼合不良、氣泡產生,甚至影響顯示器的視覺效果和壽命。因此,精準評估和調控偏光片的親疏水性,對提升顯示器件的可靠性和質量穩定性具有重要意義。北斗儀器技術為此提供了科學可靠的解決方案。
使用北斗接觸角測量儀進行偏光片親疏水性分析的流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驟:
1、樣品準備
將偏光片樣品切割成適當尺寸,固定在130*150mm的樣品臺上。確保樣品表面清潔,無灰塵、指紋等污染物,以免影響測量結果。
2、儀器校準
打開儀器電源,啟動測量軟件。進行相機對焦和光源亮度調整,確保液滴輪廓清晰可見。使用水平儀調整儀器水平,保證測量基準準確。
3、液滴施加與圖像采集
通過自動進樣系統控制微量進樣器,在偏光片表面制備液滴。通常使用超疏水針頭,直徑0.25mm,以確保液滴形狀規范。
相機自動捕捉液滴圖像,軟件實時顯示液滴輪廓。
4、數據分析
軟件自動擬合液滴輪廓,計算接觸角數值。對于超疏水表面(接觸角大于40°),通常采用橢圓擬合法;對于超親水表面(接觸角小于40°),則采用圓環擬合法。
可在偏光片表面不同位置進行多次測量,獲取平均值和統計分布,評估表面均勻性。
5、結果輸出
軟件自動生成測試報告,包括接觸角數值、統計結果、液滴圖像等。報告可以Word、Excel、PDF等多種格式輸出,便于數據保存和分享。
某顯示器件生產企業在新產品開發過程中,面臨偏光片與玻璃基板貼合不良的問題。通過引入北斗CA700全自動接觸角測量儀,對偏光片表面親疏水性進行系統分析,發現不同批次偏光片表面接觸角存在較大差異(68°-92°),導致貼合效果不一致。
研究團隊利用北斗接觸角測量儀的多點測試功能,對偏光片表面不同位置進行接觸角測量,清晰呈現了表面親疏水性的分布情況。基于測試數據,團隊優化了偏光片表面處理工藝,將接觸角控制在75°±2°范圍內。工藝優化后,偏光片與玻璃基板的貼合不良率從原來的12%降低至2%以內,產品品質穩定性顯著提升。